洛阳农业局主办
今天是:
农业人风采 > 新农人

新农民播种新希望

发布时间:2017-11-30  信息来源:经济日报  作者:  浏览: 次  

  “‘70后’不愿种地,‘80后’不会种地,‘90后’不谈种地”是时下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。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,农村劳动力快速流动,“弱者种地”“差地种粮”等问题越来越突出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强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

  记者在四川崇州、江苏大丰、河北柏乡遇到这么一群人。他们有本土派,扎根在农村、始终爱农业、力求善经营;有返乡派,农村出身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到家乡,带回新气象、新思想;有下乡派,或是农科人员或是经商人员,为广袤田野带来技术或资金。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——新型农民。

  老农民变身农业CEO

  崇州有1883名农业职业经理人,在他们的经营下,以低成本实现规模化经营,农业附加值提高,村民收入也有保障

  现年45岁的任建忠是四川省崇州市隆兴镇青桥村人。此前,他长期务农,也外出务过工,回乡后,做过一段时间养殖生意。因养殖技术不过硬“亏了”。从那以后,任建忠萌生了系统学习种养技术的强烈意愿,而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为他提供了绝佳机会。

  2011年3月,崇州市青桥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,任建忠接过了职业经理人的担子。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,合作社理事会决定种什么,职业经理人决定怎么种。“以前年为例,生产计划书里安排了种900亩水稻,当计划确定后,不管是选种、育秧、机耕还是插秧、除虫、收割,都由我来安排。作为股东的农民即便什么都不用做,一年每亩地就能有600多元的分红。”2013年获得中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,2015年获得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,任建忠的证书等级和经营规模在同步提升。

  职业经理人的收入如何确定?任建忠说,合作社对经营纯收入实行1∶2∶7的分红,10%作为合作社发展的公积金、20%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佣金、70%作为社员土地入股分红,辅以超产分成或二次分红等方式,保障入社社员收益。在任建忠看来,此前之所以出现“弱者种地”现象,根本原因还是农民种地不挣钱,而不挣钱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规模太小。

  “我以前也曾丢下田地出去打工,时间不长。”47岁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王志全说,他曾到大城市做过装修工。2011年,他回家不久就遇到合作社成立,便竞聘当起了职业经理人。最初规模只有80亩,但土地集群效应已初显:农户治虫成本15元一亩,而合作社只需12元一亩。收割季到了,农户请的收割机70元一亩,而合作社50元一亩。王志全对新技术应用很敏感,收晒完毕后测产,这茬粮食亩产平均760斤,比普通农户多出260斤。

  “第一年,我找村民入社,第二年,大家争着找我入社。”2012年,王志全打理的农田比第一年多出了300亩。这一年,他通过培训,拿到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。几年间,他所管理的3个合作社土地,从百余亩发展到3500余亩。

  如今,崇州已经有1883名农业职业经理人,在他们的经营下,农业附加值提高,村民收入也有保障。隆兴镇副镇长周维松曾是最早的农业职业经理人,他说,“职业经理人不是老板,其收入与经营规模和个人能力有直接关系,主流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一年能赚30万元至40万元。如今,全镇95%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,其中合作社经营占九成以上。获得职业经理人证书不是终点,如果长期不从事相关实际工作,也会被取消”。

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曾专门调研了崇州农业经营模式,并把农业职业经理人、土地股份合作社、社会化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模式概括为“农业公营制”。他认为,这种模式以低成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,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高成本问题。有一技之长的职业经理人规模化经营土地,也促进了职业农民的培养。

  “农二代”的现代农业观

  高收入、职业成就感、当地扶持是他们回来的主要原因,追求的是现代农业,喜欢尝试电商、品牌农业

  24岁的王伶俐,王志全的女儿,喜欢穿着漂亮的裙子穿梭在田间地头,看水稻秧苗是否栽种整齐,看麦子收割是否保质保量,她爱农业也爱打扮。她2015年大学实习时,就跟着父亲王志全下田忙活。第二年,完成了成都师范学院的学业后,她选择回到家乡,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,和父亲一起管理着600多户农民的3000多亩土地,种小麦、水稻、油菜,年收入数十万元。

  “我们这一代职业经理人喜欢尝试新的东西,比如农业电商、品牌农业。如果是传统农业,那吸引不了这么多大学生,我们追求的是现代农业。”王伶俐介绍,她目前更多负责的是西蜀粮仓公司的专业化运营,主打营销“稻虾藕遇”生态大米。这是由当地20个合作社发起组建的公司,主打的是区域公用品牌。目前,公司建成了稻米展示馆,还实现了线上运营。不同于父亲主要聚焦第一产业,她把触角延伸到了农村二三产业,已开发了300多亩稻鱼综合种养基地,明年还要上马稻田养殖小龙虾,发展休闲垂钓。“可能我们没有父亲他们能吃苦,但年轻也是一种优势。”她自信地说。

  未务过农的年轻职业经理人凭什么让入社农民们放心?记者采访另一位农业经理人时找到了答案。2013年初,1988年出生的宋丹还在崇州一家培训机构从事英语、计算机教学。“我大学专业是环境与艺术设计,毕业后一直朝九晚五。”一次偶然的机会,宋丹在成都郊县与当地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接触,“完全颠覆了我对种田的认识。没想到种田也能当CEO,而且发展潜力很大”。这位并不了解农业的姑娘心动了,报名参加了培训考试,并取得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。

  2013年底,她成功竞聘为和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。刚来时,合作社只有171亩入股土地,很多村民都抱着观望的态度。她每天跑到地里看麦苗长势,有情况就求助农技站。“在崇州,种田其实很简单。依托四川农大以及省市农科院所,组建了农业专家大院。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很齐全,一个电话就可以弄好,职业经理人主要是做好决策。”宋丹说。

  “前一段有位外省的大户来参观,跟我说,在他们那里,种田人的地位低,但感觉在成都务农很火,种田很体面。”宋丹经常与各地的朋友交流,她为目前的1243亩土地量身打造了干湿分离型农业,“我们临近桤木河湿地公园,有着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,适合发展休闲观光旅游。发展休闲农业,但得有特色,不能只靠菜花节。湿,就是沿河打造稻田综合种养,发展休闲农业。干,就是在规模化集中土地上,机械化种植大田作物”。

  为何大学毕业选择回到农村?王伶俐和宋丹都表示,每年几十万元的薪金只是一方面,职业成就感和当地的扶持是另一方面。按照当地规定,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事粮食规模经营,可以在普通补贴的基础上提高10%;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,对个人应缴部分给予60%的补助;凭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级或荣誉证书,可以获得10万元至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,并享受政府贴息。初、中、高不同等级的证书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度也不同。

  “最初,农民有观望情绪,我们鼓励村组干部、农机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当农业职业经理人。如今,大家争着当农业职业经理人,主力已经变为返乡农民工、大中专毕业生、外出经商人员。同时,职业经理人的年龄在降低,学历在提升。”崇州农发局农技中心主任刘波说,当地每两年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、经营规模、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考核,根据考核情况维持或改变经理人等级。如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、违法违规等问题,一律取消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。

  农业职业经理人不仅有了归属感,还开始了抱团发展。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杨国武说,协会于2014年底成立,已有4800多名会员,对外向各类合作社推荐优秀经理人,对内开展交流活动以及诚信评定等。目前,包括崇州在内的成都各郊县都已成立协会分会,全市有市、县、乡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资源信息服务平台35个。

  职业农民培育的带头人

  职业经理人发挥着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育的作用,带动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民,发展出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

  “以前100亩地需要3个职业农民来管理,如今只需要1个。职业经理人水平越来越高,农民的职业化水平也在提高。”刘波说,崇州是农业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县,实行双培训机制,专家、农技员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培训,后者对新型农民进行培育。后续还有知识更新培训。“以前,为了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育想了不少招儿,无奈普通农民对一亩增产50元的技术不在意。但职业经理人却很在意,因为面积大。如今,职业经理人把新型农民给带动起来了。”刘波说。

  2016年,崇州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户面达72%,比2012年提高18.3个百分点。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达246个,入社面积31.6万亩,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1%,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0%以上。目前,崇州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329人,其中职业经理人1883人,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。

  江苏大丰的新农民培育则与下乡的农业科技人员密不可分。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周志强在大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——大丰丰收大地种业公司的法人代表。作为大丰的新农民,周志强在丰收大地农业示范园“安家”多年。他的实验室兼车间,不仅成功培育出了黑枸杞种苗,还承接了来自阿联酋等海外客户的柳枣苗培育订单。“其实蔬菜瓜果好吃不好吃,种得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,源头还是在于种子。”周志强给记者算了笔账:种苗质量好,提前培育好而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,实际上是延长了一个生产季,带来了叠加的经济效益。

  近年来,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,大丰涌现出很多新主体、新业态和新载体,集成了全新的发展理念、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的科技装备。更为可喜的是,像周志强这样的新农民的出现,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,既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得以落到实处,也使得生产服务型职业农民有了用武之地。

  深秋时节的河北柏乡县,庄稼已经收完,冬小麦也已种下。在固城店镇南江村,刘伟立在卖山药的过程中,发展了大规模种养业。如今,他流转了村里900多亩土地,形成了种养循环的产业链。随着规模提升,他开始雇佣村里的种养能手帮着管理。该县龙华乡乡长韩利锋说,未来乡村振兴,必然有大量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,做“三金”农民,即土地流转后收取土地租金、挣佣金、获得土地入股的股金,而从事农业的必须是有技术、爱农业的人才。

  记者采访发现,柏乡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迅速崛起。他们通过发展股份合作、代耕代种、土地托管、订单生产等模式,引领着农业结构调整。当地鼓励企业经营者、农业科技人员、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下乡创业创新,带动农村新产业发展。同时,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需求调研,分产业、按类型开展专题培训,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达到3000人。
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版权所有:洛阳市农业局 豫ICP备05012585号
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工作人员联系我们